5大集團前7月火電增虧逾百億 *上調電價壓力劇增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結束連續9周的下滑,山西動力煤車板價格也結束了連續5周的穩定走勢。 上周,上述兩項具有指標意義的煤炭價格均出現回升,這對于已經陷入嚴重虧損的國內電企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迎峰度夏之后,持續電荒依然在多地繼續蔓延。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多數火電企業卻面臨發電越多虧損越大的尷尬境地。分析人士表示,這種處境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7年來zui嚴重電荒持續升溫 在煤價上漲的同時,各大發電企業卻頻頻發出嚴重虧損的報告。 從電力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中報來看,過半數公司出現虧損。僅1~7月份,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 目前,國內上網電價為0.4407元/千瓦時(含稅),以煤耗340克/千瓦時計算,燃料單位成本已達到0.442元/千瓦時(含稅)。顯而易見,發電越多,虧損就越大,這是國內眾多火電廠此時面臨的相同境遇。 面對虧損,企業發電積極性自然打了折扣。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煤,計劃電”是火電企業尷尬處境的根本性體制原因。 目前,電企發電成本遠高于上網電價。以5000大卡的原煤為例,每噸比去年同期上漲300多元,而電價卻在政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雖然*已于4月10日和6月1日上調了部分省份的上網電價,但是仍不能與不斷走高的煤價相比。 繼山西省連續一個月采取限電措施以及湖南省被迫下調省內多地電力供應指標之后,記者近日從重慶電網了解到,重慶市水電壓力逐日劇增,電力供需形勢再度趨緊,9月5日以后,河南、湖北公司每天以80萬千瓦電力支援重慶公司。 此外,廣西為緩解電荒日均搶運電煤7800噸以保障電煤供應,1~7月,僅防城港就完成煤炭吞吐量953.9萬噸,是上年同期的2.6倍。據悉,南寧市城區已經開始輪流限電,以緩解供電壓力。 中國南方zui大的產煤省份貴州自7月下旬起,西電東送日電量由1.54億千瓦時調減為1億千瓦時,今年以來,貴州的電煤供應緊張致使火電發電量同比下降超過一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國擁有豐富的煤炭儲量、充裕的煤炭產能、足夠的發電機組,然而,在這樣強勁的組合下,仍然在2011年出現了7年來zui嚴重的電荒。 |